今天從公眾號得知,國家主管部門已暫停了對新思科技與ANSYS合并案的審核工作。目前,這筆交易僅剩中國方面的批準,若最終審批未通過,合并將直接作廢。對新思科技而言,這將是一次重大打擊,因為它為此已投入大量資源和準備。
我曾經(jīng)就指出過,新思科技對美國EDA禁令的反應速度之快,令人匪夷所思。很多人對此感到不可思議,現(xiàn)在看來,這種質(zhì)疑是完全合理的。
無論是出于對美國法律的遵從,還是出于自身意愿,新思科技的行為已對中國市場和商業(yè)秩序造成實質(zhì)性傷害,理應承擔相應后果。暫停審核的決定,將導致收購時間窗口被拖過,這場合并極可能就此告吹。
當然,新思科技也可能選擇無視中國審批程序,強行推進合并。但這種做法同樣代價慘重。
目前受到EDA禁令直接沖擊的是新思科技、楷登電子和西門子,而ANSYS尚未在名單之列。如果強行推進合并,ANSYS在中國的業(yè)務也將難以幸免,損失更大。
此外,如果新思科技為了拿下ANSYS,不惜放棄中國市場及ANSYS在華業(yè)務,那我方也并非毫無手段。要知道,長臂管轄并非美國專利,作為全球最大市場之一,讓其付出法律與商業(yè)代價,并不困難。
若新思科技高層妄圖無視中國法律、強行推進收購,顯然是低估了中方的應對能力。此次中方暫停審批,基本意味著這筆收購已經(jīng)“涼了”。但責任不在中國,而在于美國出臺的突發(fā)政策。
這項禁令對新思科技無疑是沉重打擊,尤其是在收購ANSYS已進入關鍵窗口期。一次極具希望的戰(zhàn)略并購,就這樣被臨時政策徹底扼殺,令人惋惜。
也許,新思科技或者它的競爭對手楷登電子,還希望未來有機會并購ANSYS。但考慮到美國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,無論哪家公司,只要還想在EDA領域發(fā)起涉及三巨頭的并購,幾乎注定會被中方否決。因為這種并購必然會引發(fā)中方對市場壟斷和技術封鎖的強烈擔憂。
在可預見的未來,類似的大型合并將基本不可能發(fā)生。
或許有人會問:如果他們真的強行收購,我們有什么應對手段?
我的回答是:拭目以待。